个人资料
深山兰
给我悄悄话
博客访问:
最新文章
走过爱的春夏秋冬
业余天文学家Jack Newton和他的观测台
郎先生请思考仔细了再发言
白话写的皇帝登基诏书
从豆角的毒素和脱毒扯去
中了美人计的太子(中)
中了美人计的太子(上)
胡扯《金瓶梅》4李瓶儿为什么看人走了眼?
胡扯《金瓶梅》(3)李瓶儿眼中的好男人
分别的泪长流——泪盈歌后姚苏蓉的《星夜的分别》
文章分类
我的文章
(1)
冷眼看世界
(33)
谈古论今
(28)
新角度,旧视野
(20)
书海呛水
(16)
看众生
(21)
科海一瞥
(16)
察百像,省自身
(3)
咬字嚼文
(3)
四方游荡
(22)
人生百味
(10)
品诗评文
(5)
装疯卖傻
(3)
乱扯经济
(10)
摄影一角
(7)
我的世界
(6)
寓言新编
(1)
读史杂谈
(9)
厨房的艺术
(3)
音乐欣赏
(1)
归档
2008
(86)
06月 (19)
07月 (20)
08月 (12)
09月 (7)
10月 (6)
11月 (10)
12月 (12)
2009
(74)
01月 (12)
02月 (7)
03月 (1)
04月 (6)
05月 (9)
06月 (5)
07月 (6)
08月 (10)
09月 (6)
10月 (4)
11月 (6)
12月 (2)
2010
(32)
01月 (1)
02月 (1)
03月 (4)
04月 (4)
05月 (2)
06月 (3)
07月 (3)
08月 (2)
09月 (2)
10月 (5)
11月 (4)
12月 (1)
2011
(17)
01月 (7)
02月 (8)
09月 (2)
2012
(7)
01月 (4)
02月 (1)
03月 (1)
10月 (1)
2014
(1)
08月 (1)
2018
(1)
05月 (1)
最新评论
回复chris8911的评论:
孔子生耶稣前, 28 September...
如您所讲,居里夫人是真正美丽的人!令世人景仰!
诺贝...
‘科学家们虽然在作盲人摸象,但摸的人足够多,时间足...
真好. 还没有把这些词拿来认真看看. 你总结的很好.
日照足,温差大的地方,水果会很甜。冰酒从10几块到几...
安省的冰酒很有名。
靠近瀑布区的尼亚加拉半岛是安省...
冰酒味是腻人的甜,挂羊头卖狗肉的不少,具体讲冰酒里...
兰兄好兴致。谢谢介绍。在美国倒是还没见过,但知道欧...
回复剑气箫心的评论:沈的书不在手边,我忘记了,就顺手...
胪峰猎人:拜托啊,苏轼怎么惹你了?柳永虽好,也不用...
正文
荆轲刺秦王为什么没成功?
(2010-04-11 09:28:06)
下一个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许多人都知道。他最后失败了。古今中外的许多刺客,没成功的很多。如果没成功的因素是看不见的运气在起作用的话,那么我们就没有必要来讨论荆轲为什么没有成功了。荆轲没成功是另有很重要的原因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秦帝国咄咄逼人的时候。强悍的三晋已抵抗不住秦的进攻。燕国危在旦夕。燕国的太子丹想出来一个主意,要派人去刺杀秦王,就是未来的秦始皇。太子丹找到了荆轲去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他对荆轲说:“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闚于重利;秦王贪,其势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中华书局的标点本在此处是‘丹之私计愚’,我认为是误断句,今改之)太子丹交给荆轲的任务是劫持秦王,用刀逼着他答应返还被吞并的诸侯的土地。实在不行的话,再杀了他。《春秋左传》上记载,鲁国的曹沫在一次诸侯集会上,拿刀逼齐桓公签署了什么协议。这个故事我想十有八九是假的,就像现代三流的作家写的什么武侠小说中的拙劣情节。可就是这样一本历史书在中国竟然得到了几乎《圣经》的地位。太子丹把这样文人想像出来的事件信以为真,还想仿效。退一步说,就算是真事,那不同的时候,不同的环境,其结果会是大不一样的。太子丹真是愚不可及,书呆子一个。他大概都没有想过:就是秦王在危急的情况下答应了,反过身把荆轲一杀。什么答应的条件,见鬼去吧。你能怎么样?荆轲虽然看出这个任务的荒谬,他认为这是“马生角”一类的事情,但最后竟然也同意了去那样傻干。这样的任务布置是后来导致荆轲失败的关键因素。后面详述。荆轲对完成任务所作的准备可谓是十分完美了。他欲献上秦王梦寐以求的燕国地图,这样才能打动秦王的心。又说服秦王恨之入骨的秦叛逃将军樊於期自杀了,拿上他的头以示对秦王的忠诚。又选了一位十三岁就杀人的所谓的勇士秦舞阳作帮手。前两项是完全恰当的,但第三项选那个杀人犯作帮手则是完全的错误。后面详述。他又精心选择了燕国上好的匕首,沾有毒药。拿人做实验,触之无人不死。这些措施可谓完美了。荆轲在分别时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说明荆轲是视死如归的。当荆轲去到咸阳,一切顺利。要献图那天,荆轲拿着装樊於期的头颅的盒子,而秦舞阳则拿着装地图的盒子。那里可有关键的武器——匕首。当走在皇宫的台阶上时,秦舞阳脸色大变。大臣都怪他。这几乎坏了大事。这也说明:杀人放火的罪犯其实是胆小鬼。“荆轲顾笑舞阳”。那意味着荆轲走在前面。荆轲倒是很冷静:“北番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慴。”荆轲冷静而巧妙地把秦舞阳的失态掩饰过去了。“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绝。”秦王欲拔剑,一急没拔出来。“荆轲逐秦王,秦王环柱而走。”秦国的法律,大臣上殿都不许带武器。“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荆轲也。”秦王拔出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秦王复击轲,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依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大致是:荆轲已抓住了秦王的袖子,右手用匕首顶住了秦王。按照事先太子丹交给荆轲的任务,此时荆轲一定要和秦王讲什么话,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刺杀他的行动上。就是这几秒钟的时间里,秦王挣断了袖子,逃走了。后来就是荆轲徒劳地去追。如果荆轲不是愚蠢地想得到秦王的什么许诺,而是直接刺死他,我们几乎可以肯定,他成功的可能性是极大的。荆轲自己在左腿被砍断的情况下,还总结说:所以没有杀死秦王,因为开始只准备劫持秦王,而不是准备一开始就杀了他。愚蠢的太子丹!同样愚蠢的荆轲啊!留给后人多少感叹!想一想当年的越国的公子光派专诸刺杀越王僚刺杀行动。公子光把匕首藏于鱼腹中。专诸在酒桌上从鱼腹中拉出匕首,把僚刺死。从鱼腹中往外拿匕首,那是很费时间的。荆轲仅从打开的地图中抓起匕首,那会是很短暂的时间就办到的。所以,太子丹交给荆轲一个基本是虚幻的任务。另外,那个杀人犯秦舞阳在临近宫殿时被吓得筛糠,那几乎坏了大事。多亏荆轲的冷静才掩饰过去了。但这给荆轲心理上一巨大的打击。开始让秦舞阳拿着地图,说不定原计划是让秦舞阳拿匕首去顶住秦王,而荆轲则负责讲什么要求。大概是秦舞阳的表现,荆轲决定自己来干。在荆轲刺秦王的时候,司马迁对那位“勇士”秦舞阳在干什么一句都没提。大概他早已被吓瘫痪了。如果他帮助荆轲抓住秦王,不让他逃走,也许荆轲就成功了。所以,选那个杀人犯做助手,首先犯下大错。当然,关键的还是荆轲没有准备一下手就杀了秦王。就是这样的准备,使得荆轲刺杀行动完全失败。司马迁是如何知道如此详细的刺杀行动细节的?秦史可能只记片言只语。司马迁作了交代:“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就是那两个人曾经见过那位用药囊掷荆轲的夏无且,知道事情的原委。他们又讲给司马迁听。有一种什么历史一定是如何如何的所谓理论是拙劣模仿牛顿力学的决定论而出笼的怪物。如果你不相信它的胡言乱语,那么,荆轲的刺杀行动若成功了,也许会改变历史。耗散结构理论说:当一个系统在远离平衡态时,对随机扰动很敏感,一个小小的随机干扰会被系统放大,从而导致该系统走向事先无法预测的方向发展。一个极端独裁的社会一定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系统。独裁者通常会影响许多人的命运。一个起决定作用的独裁者被杀了,社会的演变就可能走不同的道路。荆轲若成功了,中国也许不会走那么法西斯化的道路。用极端恐怖的手段去统治人民是带有强烈的秦始皇的个人特点(随便说一句,许多残暴的独裁者,在我看来,基本都是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像秦始皇、汉武帝、王莽、隋炀帝、张献忠、黄巢、朱元璋、朱元璋的那个儿子明成祖朱棣、明代的许多皇帝大概都有几分轻或重的精神分裂症、罗马帝国的尼禄、史大林、萨达姆、希特勒、等等、等等,我甚至怀疑,某些宗教的创始人也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们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在晚年表现的很充分。这一类的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上通常被称为Process Schizophrenia,或Chronic Schizophrenia)。而一种制度一旦建立,就会对后世有重大影响。通常所说的“汉承秦制”,不光是指继承秦的行政措施,更重要的是指继承了秦的残暴的手段。关于这一点,那个汉元帝就是汉武帝的重孙子说得很清楚。若你对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的概念完全陌生,那么你完全理解不了我这里指的是什么意思。所以,后人感叹:“惜其不中始皇帝。”
[ 打印 ]
[ 加入书签 ]
阅读
()
┆
评论
(6)
评论
dressup9
2010-04-14 18:03:22
回复
悄悄话
回复billzhhchen的评论:
汉文帝景帝都是无为而治,老百姓生活相对安逸。没有暴政。
元好问
2010-04-14 17:37:54
回复
悄悄话
历史其实并不偶然。东周战国几百年动荡,百姓早已厌倦而翘首企盼强人强权以结束乱世。秦汉交替,我觉得只是同一个历史进程的筛选动作,和隋唐相似。正是人民选“治”不选“朝”。
“汉承秦残暴”之说,简直是不知所云。。。
billzhhchen
2010-04-14 15:48:27
回复
悄悄话
前面的叙述很精彩,但是后面的评论却不敢苟同
1 我认为即使刺秦成功也不能改变秦一统六国的结果,因为秦的强大不是靠一两个王,而是其法制。秦的法制自商鞅始至赢政,历经7代近百年,早已把秦变成一个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其实无论谁作秦王或有没有秦王,只要其法不变,就不能改变秦是强大的战争机器的事实,无论谁都可以用秦国一统天下。这个趋势不是荆轲可以改变的
2 秦国统治人民靠的是法,法家的法,商鞅的法,不是“极端恐怖的手段”,也没有“强烈的秦始皇的个人特点”,甚至与秦始皇无关,更与精神分裂症无关,只是秦始皇恰巧在那个时候是秦王而已。
3 “汉承秦制”指的就是其政治制度,而且汉的统治并不如你说的是“残暴的手段”,汉的统治是很宽松的,特别是与秦国相比。汉的统治主要靠道和儒,其法律与秦相比相当宽松,并且对人民的思想也没有禁锢
广陵晓阳
2010-04-13 17:50:48
回复
悄悄话
“留给后人多少感叹!”,从你的文章学习到历史以及与现实相关的道理。
谢谢分享。问好!
mlpts
2010-04-13 17:32:01
回复
悄悄话
“惜其不中始皇帝“并非是指荆轲刺秦。而是张良搏浪沙刺秦。
现代的胡平用其比喻林立果刺毛
小刺猬9
2010-04-13 15:49:30
回复
悄悄话
还有种可能:也许是荆轲眼见不能刺死秦王,才说的那话。
登录后才可评论.
小红书怎么看限时特价
洗蛏子!